Sesto Rocchi,1909 -1991
復興並完成義大利Cremona製琴業世代交替的偉大製琴師
Sesto Rocchi(1909-1991)是二十世紀義大利帕爾馬(Parma)著名的製琴師。出生於1909年義大利的聖波洛登札(San Polo d’Enza),自幼熱愛音樂,最初是接受小提琴演奏訓練,後來轉而專注於製琴。
他的製琴之路源自童年時期的一次經歷。當時,他的小提琴損壞,並試圖在不引起父母懷疑的情況下修好它。這次經歷激發了他對製作樂器的興趣。
1926年,Rocchi進入帕爾馬的小提琴製作學校,師從著名的加埃塔諾·斯加拉博托(Gaetano Sgarabotto)。六年後,前往米蘭,與史卡拉波托(Sgarabotto)的老師里安德羅·畢席亞克(Leandro Bisiach)共事。在那裡,他接觸到許多古典名琴,這些經驗對他的製琴技藝產生深遠影響。
之後,到了柏林,在米歇爾·史托羅柏(Michael Ströbl)工作室工作,隨後返回米蘭,為蒙齊諾(Monzino & Sons)公司效力。1939年Rocchi被徵召入伍,直到1948年才得以重返製琴工作。
戰後,他在家鄉聖波洛登札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,他的製作風格深受史特拉迪瓦里的影響,並使他逐漸成為當時義大利製琴界的知名人物。
Rocchi於1937年參加Cremona的「史特拉底瓦里逝世200年紀念展」展出了他的作品,在隨後的幾十年裡,開始屢屢獲得國際獎項:1952年,在St. Cecilia的Academy競賽中的銅牌,1954年再次參賽獲得的銀牌。1966年比利時列日的製琴比賽,1976年在巴尼亞卡瓦洛榮獲首獎與金牌…。1952年至1966年間,Rocchi在多個國際製琴比賽中共獲得了17項獎項,奠定了他在製琴界的地位。
Rocchi為國際製琴藝術協會(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Violin-Makers of Art)的一員,並多次擔任該協會的主席。Rocchi對帕爾馬學派的發展有著深遠的貢獻,並在帕爾馬製琴學校任教,培養了無數的製琴人才。1980年代,Rocchi被委任為著名的帕格尼尼「加農砲」小提琴(Guarneri del Gesù “Cannon”)的保養維護者,負責其維護工作。
他的琴漆色彩由早期的鮮橘色轉變為晚期的紅棕色,呈現出獨特的風格。音色方面,Rocchi的小提琴音色渾厚且具穿透力,高音清晰而溫柔,四條弦平均且平衡。Sesto Rocchi的製琴風格精緻、細緻,由於他在琴的設計和技術上不斷創新。一生中,共製作了超過300把樂器,儘管他於1975年因為視力問題停止了製琴工作,但他的作品仍然受到高度讚譽,並成為製琴界的的瑰寶,並且在後世音樂愛好者和收藏家之間廣受珍藏外,他的作品至今仍被視為義大利製琴工藝的高峰之一,對於義大利製琴業的復興和傳承,尤其是二戰後的製琴業發展做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。
更多關於名琴名弓資訊,歡迎洽詢!